4月21-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35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系列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正积极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周小川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多项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同时,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去全球化、国际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成为全球经济的突出下行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继续坚持倡行多边主义,促进国际政策协调,以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
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动能正在加强,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全球通缩风险有所下降。不过,发达国家仍面临危机遗留问题、债务高企、生产率增速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经济不平衡、金融环境收紧和全球不确定性的负面溢出效应等挑战。
会议呼吁各成员国继续使用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在内的政策工具,加强金融风险监测,维护金融稳定。各国应在多边框架下开展合作,确保所有人都能够从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中受益,实现更具包容性的增长。
会议呼吁进一步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包括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区域金融安排的合作,以及探索扩大SDR的作用;欢迎各成员国延续与基金组织的双边借款协议,以维持基金组织借款能力。会议重申了对强劲的、以份额为基础的、资源充足的基金组织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支持;将按时完成第15次份额总检查,包括形成新的份额公式,份额调整应提高有活力经济体的份额占比,以反映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
另外,4月20-21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和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架构及全球金融治理、促进对非洲投资倡议、金融部门发展和监管等议题。
肖捷在会上表示,2017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继续增多,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9%。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发展新动能继续增强,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中国有信心实现经济增长6.5%左右的预期目标。
肖捷指出,近期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向好,市场情绪趋于乐观,但仍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G20各国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继续落实G20杭州峰会重要成果,不断深化结构性改革,积极促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不断巩固经济复苏势头。
周小川表示,有国家提出应关注全球失衡问题,中方认为更应关注全球失衡与现行国际金融架构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现行国际金融架构存在缺陷,资本流动与经常账户余额的变动呈反方向。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各国认识到,金融安全网不够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危机救助存在不足,因此储备货币成为安全港,资金流向储备货币国。危机后,亚洲各国致力于发展出口,并积累外汇储备,购买发达国家的安全资产。
周小川强调,发展绿色金融具有重要意义,全球许多国家积极响应绿色金融的倡议,去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融资额增长了一倍。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共同担任主席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2017年的研究重点包括环境风险分析在金融业的应用,运用公共环境数据开展金融风险分析。研究小组将形成《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2017)并提交G20汉堡峰会。周小川呼吁G20各方继续支持和推进绿色金融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