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有3年多,朋友圈正在扩大,发展蓝图正稳步展开。3年来,石油与化工行业参与情况如何?“我国化工企业积极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并购、投资、销售等在广泛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5月10日于北京召开的“2017中国化工行业的全球机遇”新闻发布会上,石化联合会党委常务副书记曾坚如是说。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召开。
轮胎行业最惊艳
在众多参与“一带一路”的化工子行业中,曾坚说:“轮胎行业成绩较为突出,轮胎制造、天然橡胶种植、天然胶加工、模具制造与维修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投资设厂。比如在泰国罗勇工业园初步建成了轮胎生产制造基地,既缓解了天然橡胶资源短缺的矛盾,又化解了美国对我国轮胎产品实施的‘双反’贸易壁垒,获得了良好效益。”
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会长张洪民介绍说:“轮胎企业走出国门建厂,主要集中在越南、泰国、印尼三国。玲珑轮胎和森麒麟轮胎两家企业已在泰国投资建厂,赛轮股份在越南建成轮胎生产线,奥戈瑞轮胎与印尼合资设厂。”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锋介绍说,到2016年年底,泰国玲珑已实现年产半钢胎1000万套、全钢胎50万套的能力,并且90%的轮胎产品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
青岛森麒麟轮胎有限公司在泰国罗勇府投资建设的世界最先进的轮胎工业4.0工厂也已达产。据介绍,泰国工厂总投资约4亿美元,是森麒麟重点打造的智能制造基地。通过智能制造实践,该公司单台设备产出率提升50%,产品合格率达99.8%,用地面积节约50%。此外,其用工成本降低75%,年产1200万条高性能半钢子午胎用工仅需476人,采用智能立体仓储系统,较传统仓库库容增加50%。
中策橡胶利用泰国的天然胶资源,在泰国罗勇府泰中罗勇工业园投资了中策的海外首家工厂,也是泰国目前最大的轮胎厂,主要生产半钢子午线轮胎和部分全钢胎。
以石化、橡胶等为主营业务的中国万达集团旗下的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紧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去年出口额达15.22亿元。万达宝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实现了优质产能的走出去,达到了“买全球、卖全球”。日前,万达宝通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政府、马六甲州发展机构签署备忘录,准备在马六甲投资18.8亿元建设轮胎厂。此外,万达宝通与印度博拉合作的全钢胎项目,已完成产品开发工作。该公司还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布局储备了50万亩的橡胶园,实现了橡胶轮胎从原料供应、辅料生产、产品生产到销售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布局。
山东金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张颜美介绍说,去年以来,该公司出口到中东地区的轮胎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出口沙特的产品增长了70%。
并购已风生水起
科尔尼全球合伙人李健在发布会上指出,中国已成为国际化工并购舞台的佼佼者,交易量已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的确,近两年化工行业的并购案例密集出现。
就在这个月的5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与瑞士农化和种子公司先正达共同宣布,先正达股东已接受中国化工的收购要约。截至5月4日主要约期结束,根据初步统计,接受要约的股票约占80.7%。这桩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企海外并购项目即将尘埃落定。根据双方于2016年2月达成的收购协议,两家公司预计将于今年6月初完成交割程序。此前,中国化工已成功收购了法国、英国、以色列、意大利、德国等国数家行业领先企业。
4月24日,青岛双星收到债权人的通知,锦湖轮胎优先购买权持有人朴三求和朴世昌在优先购买权到期日未行使优先购买权,根据股权购买协议,交割程序将于收到该通知后启动。按股权购买协议的约定,青岛双星将成为最终买家。
去年,山东恒源石化集团收购了壳牌马来西亚炼油有限公司51%的股权,这是我国地炼第一单海外并购案。恒源石化董事长王有德介绍说:“收购马来西亚公司可以获得海外销售平台、互补的业务、油源和成品油海外出口渠道。而且,恒源石化也借此成为马来西亚上市公司,有了海外融资平台。”王有德表示,壳牌马来西亚炼油公司靠近港口,具备日产15.6万桶的炼油能力,每年能为马来西亚供应40%的油品。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从2015年开始,相继在荷兰、德国展开一系列海外并购。去年6月,金正大以不超过1.16亿欧元收购了德国康朴公司旗下24家从事高端园艺类肥料、植保产品业务的100%股权,创下了我国化肥业海外并购第一大单。
据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秘书长庞广廉介绍,国内聚氨酯产业领军企业万华集团成功收购匈牙利博苏化学公司(BC公司),成为我国首个被西方主流媒体评为最佳重组交易的案例。目前,万华在匈牙利又开始建设新的产业园区——中匈宝思德经贸园区,带领更多的企业在欧洲开疆扩土。
走出去步伐加快
曾坚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化工行业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在石化、化肥、轮胎、氯碱等基础化工行业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对化肥、农药、轮胎及石化等基础化工原料和产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为中国化学工业装备、技术和服务等走出去开展更大范围合作创造了机遇。
中国石油协会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油气产业发展与展望报告蓝皮书》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石油企业最重要的油气合作区,其油气投资和产量均占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总投资和产量的50%以上,目前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执行近50个油气合作项目。最具代表性的企业自然是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已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最重要的合作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和炼化工程服务、原油、设备材料及石化产品贸易等领域开展了合作。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石化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上游领域拥有或参与项目18个,主要位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缅甸、伊朗、叙利亚、沙特、也门、埃及、蒙古等国家。
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王玉普也于近日提出了中国石化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4322”合作构想,即“打造4大业务链条,构建3大战略合作区,做强2大贸易平台,打造2个创新中心”,旨在与沿线国家形成利长远、惠民众的可持续发展合作共赢模式。
中国石油总裁汪东进介绍,目前中国石油与“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进行50个项目合作,促进了相关国家的油气供应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他们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从西北、东北、西南和东部逐步建成了中亚、中俄、中缅及海上等4大油气运输通道,初步形成了联通中外、贯穿惠及多国的油气供应和市场网络。
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中,中国石油充分考虑资源国政府、合作伙伴、当地社区的合理关系,努力建设双赢、多赢的命运共同体;在促进就业、热心公益、改善民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心相通;公益事业的投入和发展几乎涵盖了所有项目所在国,200多万人直接受益。
例如在哈萨克斯坦,中国石油控股的阿克纠宾公司,纳税额占当地税收的70%,提供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同时,为保证当地市民在寒冷的冬季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他们投资建设了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现代化温室蔬菜大棚。中国石油还在哈萨克斯坦资助了近千名优秀学生到中国留学,在缅甸援助项目177项,新建改建72所学校、30所医院以及电力设施、道路桥梁、供水设施等。
除了油气领域,其他领域走出去的企业也逐渐增多。庞广廉在介绍走出去取得不俗成绩的化工企业时提到,黑龙江鑫达集团通过在迪拜设立加工厂,抢占了3D打印等高端市场,是化工新材料企业海外谋取市场的典型代表。上海华昌公司授权德国诺德、马来西亚理建(Luschem)生产等公司生产MFE乙烯基树脂,并和沙特合作建立了年产8万吨树脂工厂等。四川开元集团在老挝投资建设了年产48万多吨的钾肥厂,并将启动二期钾盐项目及盐化工综合利用项目。
不过,曾坚强调,我国石化企业在走出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有较大的盲目和无序性。二是“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产业配套能力较差、园区化水平较低。三是国际产能合作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有待增强。四是面临较大的地缘政治、文化差异和政策环境风险。五是既面临西方企业的强力竞争,又承受来自中东、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质化发展的竞争压力。
引进来成效初显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止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成效也很显著,外企对中国石化行业的投资信心更足。
3月中旬,年逾80的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来到北京,开启其即位后的首次访华之旅。访华第一天,沙特就与中国签署650亿美元的合作大单。路透社称,这无疑加深了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关系。
而就在去年8月31日,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宣布,已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就进一步推进合资企业的建设达成原则性一致意见,将在宁夏合资建设煤化工综合工厂。预计投资规模将达到30亿~40亿美元,项目建成后,可每年提供70万吨的乙烯和丙烯用于下游产品的生产制造。
泉港石化基地是福建两大石化基地之一,它依托福建最大“海丝”合作项目的产业基础——福建联合石化,以及湄洲湾南岸港区每年进口阿拉伯地区1700多万吨原油的合作基础,正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加紧筹建湄洲湾石化物流贸易等,推动设立总投资50亿元的中国—阿拉伯石化产业合作园区。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越来越多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落户中国,他们通过示范效应向国内企业展示了其战略全球性、资源共享性、技术内部化、生产本土化等跨国经营经验,为国内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了国际经验。
譬如,亨斯迈看好中国聚氨酯市场,正加大在华投资,其在上海和南京新建的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6亿美元。亨斯迈在上海投资7.5亿美元扩大MDI产能,计划增产24万吨,预计2018年投产;在南京投资8.5亿美元,与中国石化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实施的PO/MTBE项目,主要建设年产24万吨的PO装置和年产74万吨的MTBE装置,预计今年上半年试车。
卡博特、凯米拉等也已宣布将在中国继续投资。在对华投资热情不减的同时,外企的投资侧重会有所调整。
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理事会副主席、卡博特公司资深副总裁朱戟表示,几年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并购主要考虑的是市场的份额或者市场地位。但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目前跨国化企会更多考虑并购企业在环保、法规方面是否合规。此外,跨国公司近来在华越来越重视创新方面的投资。
液化空气集团亚太执行副总裁范绍辉持相近的观点。他认为在中国进行创新方面的投资时,必须与中国政府以及企业有更多的合作,同时还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将更注重培养当地人才。中国沥青网